(65) 62210605 nykcg@singnet.com.sg
Home 9 其他 9 从客家菜农到专业化农场:以国华科艺农场为例

从客家菜农到专业化农场:以国华科艺农场为例

Sep 29, 2020 | 其他

(文:陈伟玉)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又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其农业性质属于都市农业,由于可耕地面积较少,因此,九十巴仙日常所需的食品均靠外国进口。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占国有土地面积1.18%。其农业用地仅有807公顷,农场263个,多数属于小规模集约式农业。

战后客家农民主要分布在马西嶺(Marsiling) 、林厝港(Lim Chu Kang)、蔡厝港(Cha Chu Kang)和德光岛(Pulau Tekong)等地。一般农民耕地面积,多数只有二、三亩土地,都靠人力来耕种。有的农民除了种植蔬菜外,也兼养一点鸡、猪作为副业。位于双溪登雅路的国华科艺农场也不例外,黄国华的父亲黄雀从一名菜农开始起家,经四位儿子引进高科技到菜园,因此成为专业化的农场。

国华科艺农场的创立
黄雀祖籍河婆,南来新加坡谋生,住在山上,靠种菜维生。他育有四男三女,跟随其过着农业生活。早年种植过程都要“靠天吃饭”,收成不固定,而且从播种、浇水、除草到收割都需要大量人力。1945年,开始在新加坡西部开壁菜园,收成后便拿去市场卖。1979年他靠一公顷土地菜园创业,设立公司,以种植芥兰为主。后来年事已高,把公司交由子女打理。从1996年起,其公司开始供应新鲜蔬菜给超级市场,至今成为超级市场主要蔬菜供应商之一。1999年,扩大公司组织,成立国华科艺农场有限公司(Kok Fah Technology Farm Pte Ltd)。其农场从一公顷土地发展到拥有八公顷的菜园。

周末菜园

2003年国华科艺农场投资五十万建造温室,以提高蔬菜产量。翌年,设立一间周末菜园,供人参观消遣与销售之传统市场。周末菜园于周末及假日对外开放,供人参观,以了解种植蔬菜过程,同时销售新鲜蔬菜及农产品。

在柔佛开壁菜园
2004年国华科艺农场与柔佛州友人合作开壁菜园,以增加产量,收成后运回新加坡销售。由于新加坡人口不断增加,土地有限,蔬菜供应量远远不足销售,长期依靠外国进口。此项合作计划,提高了本公司对本地蔬菜的供应量,且带来优厚的利润。

运用高科技种植蔬菜
2010年,国华科艺农场与世并进,采用高科技种植蔬菜,以提高生产,增加销售产量。其农场种植蔬菜种类众多,分别有菜心、苋菜、贸白菜、生菜、小白菜、空心菜、芥兰菜、金宝菜、奶白菜、九白菜、芥菜和蕃薯叶等,而采取轮流栽种,使得蔬菜足以常年供应。其公司生产的蔬菜,主要供应给职总平价合作社及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每天供应约五噸蔬菜产量给职总平价合作社。
为了避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采用专业化,运用高科技与自动化机械,包括自动播种机、有自动浇水功能的育苗室、只需半小时就可冷却蔬菜的真空预冷系统以及自动包装机等方式,以取代大量的人力生产。黄国华指出,采用高科技和自动化机械,菜苗的存活率提高到100%,生产过程中还能节省劳力和提高效率,使得整体产量随即增加20%。
蔬菜栽种45天后即可收割,经冷冻系统冷藏,再经过自动包装机器切割装上袋子贴上标签,而排列装进篮子,一箩箩运上货柜,装满后出车,送至职总平价合作社总部。引进科学技术于生产后,销售产量跟着增加,每年可生产超过1400吨蔬菜,占本地生产蔬菜的14%。

托盘幼苗种植
新加坡农粮兽医局鼓励新加坡农场通过高科技和机械化的方式以提高生产力,为此设立粮食基金,国华科艺农场亦是农粮局资助的农场之一。国华科艺农场于2011年初成功地用托盘种幼苗,以提高生产力,同时简化播种培植过程,且获得新加坡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增长与同惠计划”的款项。托盘种幼苗的过程,采用黑色的托盘形状像放鸡蛋的盘子,在托盘凹洞里填满泥炭藓(peat moss)和种子,放进苗圃,幼苗就能茁壮成长。这样的培植过程可以使幼苗培植期减少10天,进而提高生产。

结语
国华科艺农场是一间与时并进的农场,且运用高科技生产,以提高蔬菜产量,供应本地的市场。其领导层秉持精益求精,创新的思维去开发农业市场,排除守旧“靠天吃饭”的思维,而积极推动高科技农业,以发展专业化蔬菜农场,为新加坡提供更新鲜及美味的蔬菜。

参考资料
刘冬琴,〈新加坡农业的发展与展望〉,《史与地:新加坡史地专栏-新加坡开埠一百五十周年纪念》,第7期(1970),页12-13。
杨木成,〈新加坡高科技农业〉,《村镇建设》,第11期(1997),页55。
国华科艺农场网址,http://www.kokfahfarm.com.sg
郎朗,〈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中国乡镇企业》,第9期(2012),页81-83。
胡裕初,〈漫谈新加坡农业概况与未来〉,《南洋客属总会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2009),页162-165。
胡裕初的访谈,2014年2月6日。
黄国华的访谈,2014年4月5日。
曹慧娟,〈新加坡粮食基金申请热烈 高科技农场增产省人力〉,《联合早报》,2013年7月11日。